化妝品做CE的標準
歐盟化妝品法規(ec)no 1223/20092
歐洲的化妝品受法規(ec)no 1223/2009的管制,從2013年7月11日開始,歐洲市場中銷售的化妝品必須符合新頒布的歐盟化妝品法規(ec) no 1223/20092 的要求,其中部分要求將先于上述日期開始執行
2009年12月22日歐盟正式公布了關于化妝品的新法規ec no.1223/2009, 新法規于2013年7月11日在27個歐盟成員國(以及挪威、冰島和列支敦士登)中作為國家法律正式實施。此項法規將取代舊的化妝品指令76/768/eec及相應修訂文件。從2013年7月11日開始,歐洲經濟區(eea)市場中銷售的化妝品必須符合新頒布的歐盟化妝品法規的要求,其中,該法規第15條(1)和(2)條款中關于致癌、致畸和致突變(carcinogenic, mutagenic or toxic for reproduction, 簡稱cmr)禁令已于2010年9月1日正式開始執行,第16條(3)條款關于納米材料的通告已于2013年1月11日正式開始執行。
新法規ec no.1223/2009由10章40個條款以及10個附錄組成。正文各章節、條款涉及的主要內容包括責任人和經銷商的義務責任、安令評估的要求、產品信息文件的要求、產品通報的基本要求、禁限用物質的要求、cmr物質的要求;納米材料的要求等。附錄的主要內容包括化妝品安全性報告、禁限用物質表、允許使用的著色劑表、允許使用的防腐劑表、允許使用的防曬劑表等。
化妝品cpnp,化妝品msds
良好生產規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s gmp)
新法規要求化妝品生產應符合良好生產規范。2011年4月21日,歐盟公報上發布公告,iso 22716:2007化妝品良好生產規范正式成為歐盟化妝品法規ec no.1223/2009的gmp協調標準。iso 22716 是國際標準化組織于2007年11月制定發布的針對化妝品行業的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該標準是專門為化妝品產品制造企業的生產、管控、儲存、出貨等管理提供良好生產規范的指南。雖然符合iso 22716并非強制性,但統一標準為企業提供了最簡便的選擇,良好生產規范符合統一標準iso 22716也即符合此新法規gmp的要求,目前已有部分歐盟成員國將其轉換為國家標準。
化妝品檢測項目
微生物相關測試
菌落總數、霉菌和酵母菌總數、糞大腸菌群、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
微生物限度測試、微生物滅殺效果測定,微生物污染鑒定、微生物存活試驗、微生物通透性測試等
重金屬污染測試 鉛、砷、汞、總鉻等
限用物質分析
糖皮質激素 地塞米松、曲安奈德、潑尼松等41項
性激素 雌二醇、雌三醇、雌素酮、睪酮、甲基睪酮、乙烯雌酚、孕酮
抗生素 氯霉素、四環素、金霉素、甲硝唑、鹽酸多西環素、二水土霉素、鹽酸美滿霉素
塑化劑 鄰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鄰苯二甲酸二乙酯 (dep)、鄰苯二甲酸二正丙酯(dpp)、鄰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鄰苯二甲酸二正戊酯(dap)等
染料 p-苯二胺、o-苯二胺、m-苯二胺、m-氨基苯酚、p-氨基苯酚、甲苯2,5-二胺、p-甲氨基苯酚
香料 酸性黃36、顏料橙5、顏料紅53:1、蘇丹紅ⅱ、蘇丹紅ⅳ
著色劑 酸性黃36、顏料橙5、顏料紅53:1、蘇丹紅ⅱ、蘇丹紅ⅳ
防腐測試
防腐劑含量 卡松、苯氧乙醇、對羥基苯甲酸甲酯、對羥基苯甲酸乙酯、對羥基苯甲酸丙酯、對羥基苯甲酸丁酯、對羥基苯甲酸異丁酯、對羥基苯甲酸異丙酯。
防腐挑戰 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銅綠假單胞菌、黑曲霉、白色念珠菌。
抗菌測試 殺菌、抗菌、抑菌效果評價。
毒理學測試 單次/多次皮膚刺激,眼刺激,陰道黏膜刺激,急性經口毒性,皮膚變態試驗等。
功效測試 保濕、防曬、美白等。
毒理性風險評估服務
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測試
其他測試服務
化妝品需要做檢測報告的類別:
清潔類化妝品:洗面奶、卸妝水(乳)、清潔霜(蜜)、面膜、花露水、痱子粉、爽身粉、浴液、洗發液、洗發膏、剃須膏、洗甲液、唇部卸妝液等。
護理類化妝品:護膚膏霜、乳液、化妝水、護發素、發乳、發油/發蠟、焗油膏、護甲水(霜)、指甲硬化劑、潤唇膏等。
美容/修飾類化妝品:粉餅、胭脂、眼影、眼線筆(液)、眉筆、香水、古龍水、定型摩絲/ 發膠、染發劑、燙發劑、睫毛液(膏)、生發劑、脫毛劑、指甲油、唇膏、唇彩、唇線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