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藝術元素的生命融合李俊君
李俊君是一位非常多元的藝術家,能作盆景,能作雕刻,能鑒奇石……這么多藝術修養集于一身,這在當代藝術界實屬不太。為可貴的是,他每修養一門藝術,并不是膚膚淺淺的略過,而是腳踏實地的探索,有深研覃思的付出。
畫畫,是李俊君集成藝術才華,作出整體表現的重要抓手。李俊君他能把盆景、雕刻、奇石諸多門類的藝術修養,巧妙地融于畫里,形成特的個人創作風格,所以他的作品觀賞性與收藏都因為特而特顯珍貴。
李俊君對繪畫的法度要求非常嚴謹,無論是起筆還是落筆,始終貫穿他一貫的精益求精作風,讓人挑不出毛病。這種精益求精的創作態度,讓他的畫打上了金繪錦畫的印鑒。看他的畫,既有骨法用筆的機理可以師法,也有隨類賦彩的玄機可以參意,無可挑剔。
從筆墨入紙的特點上來看,李俊君作畫絕無心浮氣躁的淺情緒,必有沉醉其中的深癡情。有一些人畫畫,應景應場,并沒有心入畫的創作內涵,所以畫出來的東西刻而板,呆而僵。李俊君畫畫,有忘我而作的執著,一旦提筆就全身心地投入到筆墨的運行當中,外面縱然是驚濤駭浪,電閃雷鳴也打擾不了他,也驚動不了他。所以他的畫,都是專心而成,專致所作,畫出來的東西情真意切。比如他創作的梅花、盆景、古幾、瓷瓶的組合作品,顯然是悅動了身心,至美。有奪物象之精神,蘊含掠物象之體貌,出來都是的。
李俊君師從孫其峰、聶義斌等名家,可以在“授畫法”之后因畫性人而“悟畫道”。很明顯,李俊君經由賢家師傅的口傳手授,得到了畫法真諦,而他又能悟得真諦內涵,再作丹青就顯得遂心應手,揮灑自如了,所以他創作的山水作品很有品位,寫意花鳥則富有裝點屏障的驚艷效果。特別是他找到了畫梅花顯格局的特路徑,用筆墨當隨時代的新思維,畫出了梅雪爭春未肯降的精氣神!不經一番徹骨寒,那里會有梅花的撲面香!鐵骨錚錚的梅花,再點染上風動伴雪飛的高潔色彩,作品就有了人格化的力量!
李俊君,別名:李俊和,號:和石居主,陽西縣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畢業,結業于大學藝術學院。現為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廣東省嶺南民間工藝研究院副研究員,廣東省盆景協會會員,陽江市美術家協會副,陽江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陽江市收藏家協會副會長,陽西縣美術家協會。李俊君沉醉古墨丹青,從藝三十余年,甘于沉默苦修,扎根從藝初心,誠心苦學,頓悟反省,走出了自已的特色藝術人生。善盆景藝術,匠心運,蘊涵嶺南神韻,畫意盎然;擅雕刻,所創作的筆筒,奇石底座,法嚴謹精妙,功力深厚;精于奇石鑒藏,賦石以靈魂,感悟奇石之美,升華與拓展石之文化。在國畫藝術天地,師從孫其峰、聶義斌等名家。從名家高義教澤中汲取藝術養分,崇尚禪意,淡功利、棄浮華、不張揚、藝業益進。國畫山水古雅,花鳥清奇雅致,意趣盎然,尤擅梅花,另辟溪徑,力追前人,達到“古質而今妍”的藝術境界。線條遒勁豪邁,筆法古嚴,蔬野,高潔芳香,迭出。李俊君個人藝術傳略及作品入選《中國當代影響力書畫名家作品集》,中國網教出版的《名家書畫教材教程》、《中國藝術大家》等多部大型畫集和典藉以及《李俊君畫集》、《李俊和作品集》等個人畫冊。盆景、奇石作品多次在省港澳臺盒景藝術博覽會獲得金、銀、銅獎等殊榮,國畫作品多次在全國美術展覽中,個人藝術被央視《華人頻道》、《人民代表報》省、市電視臺以及《陽江日報》、《陽江僑報》等多次專訪報道,獲陽西縣、二批拔尖人才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