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機構執行專利質押評估業務工作要點
專利權質押評估不同于傳統的不動產抵押評估,因質押物的特殊性,選用收益法評估,考慮的因素及其復雜,對評估機構提出了更高的工作要求,具體操作中需要關注一下要點:
(一)通過現場調查,確認專利權的基本狀況,是否與委托方所明確的專利權基本情況相符。
要求委托方明確專利權的基本狀況通常包括
1.專利名稱
2.專利類別
3.專利申請的國別或者地區
4.專利號
5.專利的法律狀態:通常包括專利權人及其變更情況年費繳納情況,專利是否涉及法律訴訟或者處于復審宣告無效狀態
6.專利權申請人
7.專利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權利要求
8.專利權的許可使用情況
9.專利權以往的評估及交易情況
(二)核實專利權的法律權屬。
1.核查專利勸人持有的證明其權屬的資料。包括:國家知識產權局出具的評估基準日有效的專利登記薄副本,最近一期的專利繳費憑證及專利證書原件。
2.如果是實用新型,需要核查由正規技術查新機構出具的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查新報告。
3.如果是共有專利。需要核查是否取得其他專利共有人同意該項專利質押的相關聲明或證明必要時應該要求提供相應的公證資料。
4.如果專利權已經發生過質押,需要核查專利質押登記的相關資料以確認前次質押是否已撤銷。
5專利權是否已許可他人使用及使用權的具體形式。
(三)關注評估對象是否符合相關出質條件
1.專利的應用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具有潛在或現實的應用能力。
2.專利是否能夠適應市場需要,具備可預期的未來獲利能力,或者專利雖未實施或應用但具備可預期和可驗證的未來獲利能力,對尚未實施專利技術,還應特別關注專利的潛在可應用性。
3.與專利權或專利資產組合實施和運用不可分割的其他非專利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是否一并抵押或質押。
(四)了解專利權實施運用的情況
1.了解專利應用范圍、應用區域、運用時間、運用歷史等。
2.了解專利實施的方式。如自行實施、獨占許可、普通許可和其他許可形式。
3.了解專利實施產品的獲利能力及專利在其中的貢獻程度及其變化趨勢。
4.了解專利技術的研發過程,技術檢測、鑒定資料,專利所屬技術領域的發展狀況,技術水平,技術成熟度,同類技術競爭狀況,技術更新速度等有關信息資料。
5.了解專利的市場需求、市場前景及相關行業產業政策,發展狀況、宏觀經濟條件、同類產品競爭狀況等資料。
6.了解專利的歷史財務數據和收益情況。
7.了解專利權企業對未實施專利的產業化計劃安排。
(五)知識產權評估機構對獲取基礎資料進行調查、分析、判斷。
(一)法律因素通常包括
1.專利權權屬及權利限制
2.專利的法律狀態
3.專利的剩余法定保護期限
4.專利的保護范圍
(二)技術因素通常包括
1.專利的技術先進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專利的技術組成來源以及功能。
2.專利技術的目前狀態歷史上的發展改進情況未來發展和可能改進的方向成熟度。
3.專利是否已自行使用或許可他人使用使用條件和情況如何。
4.專利技術的產業化進程情況,相關工藝技術標準,質量標準,檢測手段及標準是否配套。
5.專利是否存在技術壁壘,技術更新速度。
6.專利的自身保護狀況,包括技術措施保護和人才保護。
7.專利在相關產品所需全部技術的地位比重。
8.專利技術的研發投入。
9.分析專利與有形資產配套能力及規模。
10.競爭對手使用的技術對相關產品銷售價格或生產成本影響。
11.專利實施對環境生態的影響和要求。
(六)市場因素
專利應用的市場容量、需求程度、市場份額、市場定位等。
(七)獲利能力
未來收益能力的大小
技術經濟壽命長短